
一字師(三字成語“一”)
編輯:味道 更新時間:2010-06-10 03:00
小編感語:古往今來,稱得上“一字師”的,是因名家寫的好詩文,經(jīng)旁人幫助修改一個字,使句意更加準確、貼切、明晰和傳神。原作者在接受和感激之余,就尊稱賜教者為“一字師”。
成語故事:元朝時期,薩天錫送濬天淵入朝,有“地濕厭聞天竺雨,月明來聽景陽鐘”之句,很多人都夸好,只有山東一個老叟認為應(yīng)將“聞”改為“看”,薩天錫問為什么要這樣改,老叟說:“唐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!彼_天錫俯首拜他為“一字師”。
成語解釋:指訂正一字之誤讀,即可為師。亦指更換詩文中一、二字的老師。
成語拼音:yī zì shī
成語來源:五代·王定寶《唐摭言·切磋》載李相讀《春秋》,叔孫婼之“婼”應(yīng)讀“敕略切”,李誤為“敕晷切”,小吏言之,公大慚愧,“命小吏受北面之禮,號曰‘一字師’”。
用法:作賓語;指改正一個字的老師
近義詞:一字之師
示例:姐姐真是‘一字師’了!從此只叫你師傅,再不叫姐姐了。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十八回
古代“一字師”的故事甚多,歷來傳為美談。有趣的是,現(xiàn)代名人的“一字師”也不少。陶行知、郭沫若、毛澤東、鄧小平都有“一字師”。
上一個:二五耦(三字成語“二”) 下一個:卷地皮(三字成語)
—相關(guān)話題—
中國幼兒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? 2006-2010 cn0-6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09001466號 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