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|
|
![]() |
前言:在我們學生時代總有那么幾個人喜歡給別人取綽號,有的是覺得有趣而有的是想要嘲笑別人某一方面的缺點。取綽號是小孩用來顯示自己的威風,嘲笑別人的手段。如果這種玩笑在正常范圍內可以不要進行干預,一旦出現(xiàn)惡性攻擊的意義就必須阻止,但是我們該如何界定呢?讓我們一起聽聽專家的建議吧。
如果我們進行干預,制止取綽號的行為,結果會怎樣?有很多可能:
1、受害人感到更加自卑,因為他被看成一個弱者;2、取綽號的小孩會瞧不起受害者,因為他要老師的保護;3、受害人開始依賴老師,向老師訴苦,而不是維護自己的權利;4、取綽號的小孩在老師聽得見的時候,不再取綽號了,但是老師一走開,他還是不改;5、取綽號的小孩停止取綽號,大家成為朋友。
那么,我們應該在什么時候進行干預?
1、有趣嗎?如果孩子們在互相取笑,問他們是否只是鬧著玩,大家都沒有生氣。如果大家都說是為了開心,鬧著玩,那么你就可以容忍(除非他們說臟話)。特別是男孩子認為給朋友取綽號很有趣,就象他們喜歡打打鬧鬧一樣。
2、是否當真?如果孩子們經常生氣,想用綽號來貶損對方,你就應該阻止他們,向他們說清楚問題的嚴重性。此后,讓每個人都注意解決自己的問題。
3、雙方是否是不平等?有兩個或好幾個小孩叫另一個人的綽號時,雙方的關系往往是不平等的。拉幫結派或者孤立別人是不尊重別人的做法,你應該毫不猶豫地設定一個界限,制止他們這樣做。
4、是否再三發(fā)生?如果有一個小孩被一而再,再而三地被取綽號,而且他不喜歡這樣,就很有必要做一個調查。那些性格粗魯,率先起哄的孩子同樣也可能因為經常被取笑而收到傷害。有些孩子表現(xiàn)得似乎毫不在意,其實內心很難受。
5、你要自己判斷。 如果你聽到的東西讓你感到很不安,你就要進行干預。
中國幼兒網小編總結:孩子的對于各種意識都還處在模糊的狀態(tài),他們不知道自己這種行為會給別人帶來怎么樣的傷害。在進行干預的時候應該嚴肅的強調不要在做這樣的行為,之后應該讓孩子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來學到綽號有可能傷害到別人。
兒歌童謠 兒童小游戲 濕疹癥狀 兒童故事 兒童故事大全 兒歌大全 |
![]() |